团学天地

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天地 -> 团学活动 -> 正文

青春舞步绘就振兴图景:“璧”有好事实践团七塘行

作者:文/江艳妮 图/胡艳琪 付嘉欣 韩彦丽 来源:阅读次数: 日期:2025年07月08日

七月的七塘镇,稻浪翻涌,瓜果飘香。重庆大学“璧”有好事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团的年轻学子们,带着蓬勃朝气与专业热忱,深入璧山七塘镇的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智慧赋能发展。他们以文化为媒,以调研为基,继续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注入了青春活力,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成长与感动。

脚步丈量热土,智慧碰撞火花

“反诈护农”在行动。实践团走村入户,用方言为老人们讲解“AI换脸”“假冒亲友”等新型骗局。“阿姨,要是接到孙子要钱的电话,一定要先跟子女核实!”队员们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画画、做游戏,倾听他们的心声。72岁的张奶奶拉着队员的手说:“你们讲的这些骗局我前几天差点就上当了,多亏你们提醒!”

图为实践团成员反诈宣传现场图。胡艳琪 供图

“快闪”燃动七塘夜。在七塘镇文化广场,实践团成员们精心策划的“快闪庆丰收”活动惊喜上演。当《最炫民族风》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动感旋律响起,青春洋溢的舞姿瞬间点燃现场。表演不是终点,互动才是高潮。表演结束后,队员们热情邀请村民共舞,“来嘛,一起跳!”的呼唤让现场欢笑不断。活动在全场齐唱《我爱你中国》中达到高潮,朴实的歌声传递着家国情怀与丰收喜悦。这一刻,文化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心与心的共鸣。

踏勘勾勒新画卷。实践团成员穿梭在田间古巷,手持摄像机记录乡韵。“这里视野开阔,适合设置观景打卡点!”“这个老院子很有味道,可以融入非遗体验。” 他们以年轻视角重新发现七塘之美。顶着烈日,队员们细致记录每处景观特色,将山水灵韵与乡土文化融入旅游路线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份兼具创意与实用性的青春版全域旅游地图,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实地勘察现场图。韩彦丽 供图

寻访致富“金钥匙”。 实践团将目光聚焦于乡村发展的活力源泉——产业带头人。实践团深入葡萄园、农家乐,倾听创业者心声。葡萄园王老板分享从皮鞋匠到品牌经营者的蜕变历程;农家乐杨老板讲述真诚待人,良心经营的创业智慧。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灶台案板旁的鲜活讲述,为实践团理解七塘镇农文旅融合的实践路径、面临的挑战与蕴含的机遇,提供了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第一手资料。

实践结出硕果,智慧赋能乡村

反诈春风暖人心。通过入户宣传,实践团累计发放反诈宣传资料200余份,覆盖村民150余人次。许多老人表示第一次了解到AI诈骗等新型骗局,防骗意识明显提升。村干部李主任说:“大学生用年轻人方式讲防骗,比我们开大会效果好多了!”

文化细雨润无声。“快闪”活动如春风化雨,悄然浸润村民心田。“快闪”活动成功破冰,成为打开村民心扉的金钥匙。村民王大爷笑着说:“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这些娃儿跳得好,有活力!”这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次成功的情感沟通与社区动员,显著提升了村民对实践团后续工作的认可度与参与热情。

图为实践团成员快闪合照现场图。胡艳琪 供图

青春蓝图绘新篇。密集的实地踏勘与数据收集,使得新版七塘镇旅游路线图雏形渐显。它突破传统导览模式,融入年轻化视角、网红打卡点设计、沉浸式体验规划,初步展现出将七塘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清晰路径,为当地旅游升级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青年方案。

田间地头觅真经。对葡萄园、农家乐等特色产业经营者的深度访谈,不仅收集了丰富的案例素材,更提炼出本土创业者宝贵的“致富经”与“创新点”。这些源于实践的真知灼见,为七塘镇未来农文旅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品牌塑造及政策支持方向,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基层洞察。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王博现场图。付嘉欣 供图

依依话别情,灼灼向未来

星光下的告别最是动人。临行前夜,实践团与七塘镇的乡亲们在院坝里话别——文化广场共舞的大娘送来新摘的瓜果,葡萄园王老板相约“葡萄熟时再聚”,农家乐杨大叔硬塞来热乎乎的炸酥肉。队员江艳妮的日记本上,“七塘的泥土沾上了鞋,人情暖透了心”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但告别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带着沉甸甸的调研成果和暖暖的乡土情谊,团员们已开始筹划:完善青春版旅游路线图,梳理产业调研报告,将智慧结晶回馈七塘。“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潜力,更是责任”,队长龙心怡说。临别时,他们在葡萄藤下许下"硕果累累时,定当再相逢"的约定。

从广场快闪到田间测绘,从反诈宣传到产业探访,七天的七塘之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乐章。专业智慧与乡土情怀在这里碰撞,绘就出农文旅融合的振兴图景。当返程的车辆启动,后视镜里渐远的不仅是七塘的山水,更是青春成长的印记——把论文写在田野上,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原来是最美的成长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