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7日下午,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贝宁研究中心,联合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成功举办了“国别区域研究与智库报告撰写”专题讲座。哈佛大学博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美国西方学院终身教授尹晓煌受邀担任主讲人,旅游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晟坤出席活动,贝宁研究中心主任沈林教授主持讲座,2025 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到现场聆听学习。
在讲座中,尹晓煌教授首先从历史维度切入,系统梳理了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在不同阶段开展该领域研究的具体特征与实践经验。他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别与区域研究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相关领域及区域国别学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门研究方向。
尹晓煌教授强调,语言是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基础前提和重要工具,更是推动交叉学科发展的关键支撑。在研究过程中,需做好语言翻译与文化理解的双向实践,精准把握原始资料核心内涵,培养敏锐的学术洞察力,通过综合研判与整体设计为国家战略提供服务。同时,要积极探索语言与国别区域研究的理论互动,发挥语言在知识概念与体系优化中的作用,助力文化建设与国家软实力提升,为化解东西方文明差异引发的潜在冲突探寻有效路径。
在智库报告撰写实操指导环节,尹晓煌教授提出“问题引领、成果导向”的核心原则,强调智库报告需突出时效性、针对性与实用性,要紧密关注热点议题与重大课题,紧跟时代发展形势。他建议,撰写者应注重学习积累与观察思考,强化报告的政策性导向,通过细致分析与案例论证支撑观点,既要提出独特见解,也要把握表述分寸。此外,报告需做到文笔流畅、通俗易懂,语言简洁明快,兼顾知识性与可读性。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围绕国别与区域研究中的学术困惑、文化输出面临的现实难点、国际中文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等问题积极提问。尹晓煌教授结合自身数十年的学术研究与实地考察经验,逐一给予了全面专业的解答,并鼓励同学们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强化田野调查能力,未来为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