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旅游与传媒学院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举行了2025级新生专业教育。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部分导师与全体新生参会,会议由学科带头人蒋霞主持。

学院副处级组织员郑涛以新学期新气象为主题。他希望大家以昂扬之姿投入学术探索,在学校中努力钻研,锤炼本领,在学术前沿的激烈讨论里迸发灵感。他说到,作为研究生,既要仰望星空锚定目标,更要脚踏实地深耕专业。愿大家携手共进,书写属于这个学期的精彩篇章!
周寅老师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的寄语说到,“international”不仅是课本里的词汇,更是同学们未来的舞台。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生,走向国际交流不是选择,而是使命——去感受不同文化里语言的温度,把课堂所学转化为跨文化对话的桥梁。希望同学们带着专业底气出发,既做中文的传播者,也做文化的倾听者,让每一次交流都成为中外理解的新起点。
唐海艳老师希望同学们别被论文的严谨冲淡了心底的诗意。这份诗意,是实验数据里藏着的自然韵律,是文献典籍中跃动的思想光芒,更是面对科研难题时,那份“柳暗花明”的浪漫期待。愿同学们以诗意为舟,在学术深海里既能精准求索,也能抬头望见星光,让研究之路既有厚度,更有温度。
马智捷老师以协作打破隔阂,共赴学术路为主要内容,马老师说无代沟是我们交流的便利,我们是彼此互补的同行者。希望我们少些身份界限,多些平等探讨,课题上并肩攻坚,困惑时坦诚沟通。让师生协作成为常态,用共同努力让学术探索更高效、更温暖。

蒋霞老师从学习任务,学业及实习制度,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学校奖助学金以及其他相关文件方面进行了讲解。她说到,在学习任务上,同学们既要吃透专业理论,也要主动参与课题实践,平衡好课程学习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在实习制度方面,实习是检验所学的重要环节,要按要求完成实习时长与报告,有问题及时和导师沟通。学位论文从选题到答辩,每一步都要严谨,多和导师交流思想。

最后,蒋老师为新生们讲解了各类奖学金、助学金评定标准、评优评先、综合素质测评等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她着重强调了学校对于违纪行为的处分措施,要求同学们“不踩红线,不越底线”。她祝愿同学们在未来三年里能够走得踏实稳健,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