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广播电视学系主任王熠珏率队赴青海师范大学,开展了一场聚焦“文旅+传播”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调研。
8月6日在青海师大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薛华菊院长以“青藏文旅”数字化传播等项目为例,介绍了旅游管理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科在新媒体时代融合的紧迫性。她肯定了重庆交通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在培养方案修改过程中提出并实践的“文旅+传播”的建设思路和课程设置方案,强调通过旅游与传播共建案例库、打造双师型课堂等方式,让学生同时掌握目的地营销策划与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

青海师大郭瑞博士向调研组展示了大数据和新媒体技术赋能传播和旅游的更多可能性。通过GIS系统与VR技术结合,将茶卡盐湖“天空之镜”转化为沉浸式数字博物馆,游客量同比增长52%。“当短视频成为文旅新入口,高校需要培养既会拍爆款、又能开发数字文旅产品的‘双栖人才’。”郭博士的演示引发调研现场热烈的讨论。

8月7日,调研组拜访了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张云耀教授。张教授以“大美青海”系列短视频全网播放破亿,其中非遗手作直播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增长为例,指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方案中植入旅游基因,教会学生用镜头语言传播地域文化、用流量思维激活旅游资源是专业建设的创新思路。”
此次高原之行,是我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向其他西部高校学习借鉴、探索自身特色发展之路的关键一环。调研组将整合青海经验与重庆特色,重点探索“网络与新媒体+文旅”方向,计划在2026版培养方案中增设与“智能文旅传播”相关的课程。这场跨越学科专业边界的思想碰撞,为广播电视学专业转型锚定了新坐标,探寻了广播电视学专业持续打造“文旅+传播”专业特色方向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