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思践悟向未来:重庆数智乡村振兴研究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作者:图/文 旅游与传媒学院 人文社科中心 来源:阅读次数: 日期:2023年12月11日

为持续提升乡村数字化应用水平,探索重庆特色数智乡村振兴新模式,2023年12月1日下午,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召开了重庆数智乡村振兴研究院发展研讨会。

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松,政策法规处处长孙小丽;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杨宁渝;重庆数智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飞,重庆交通大学人文社科中心主任施丽红、旅游与传媒学院院长张玉蓉及相关人员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回顾总结了2023年研究院取得成绩。根据年初制定的“五个一”工作计划,即打造一支精干队伍、形成一个工作机制、完成一个任务清单、打造一个学术讲堂、形成一批研究成果,研究院取得一系列有影响力成果,形成了乡村数智教育、数智交通、数智文旅、数智治理及和美乡村建设等多领域齐头并进的局面,特别是拳头产品“乡村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AI互动空间”成功入选教育部第六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教育动能。

重庆数智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飞肯定了2023年取得的成绩,特别提到“小扣子”“崇德路”的应用推广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为助力重庆市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提出了2024年工作要求:首先,要形成合力。在市乡村振兴局的指导下,各研究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申报数智乡村振兴课题,开展产学研合作,发表论文和提供咨政建议,抱团组建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其次,要找准着力点。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泛,要结合学科特色和社会资源找到可落地、可操作的项目点,形成2-3个拳头产品,产生更大影响力。第三,要理论探索与推广应用并重。高校作为重要科研场所,是理论创新的前沿阵地,但理论研究必须服务国家战略、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坚持问题导向,重视成果推广应用,打造典型案例,用具体服务场景塑造社会影响力。

为了更精确部署2024年工作,有效赋能重庆市数智乡村振兴建设,12月6日至7日重庆市乡村振兴局、重庆交通大学、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相关人员组成调研团队,赴浙江调研学习数字乡村建设。浙江省作为数字经济的先行地,数字乡村建设长期位居全国前列。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取得了诸多开创性进展,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时代样本。

调研组先后到浙江安吉县、德清县和桐庐县考察学习。安吉余村是“两山理论”的诞生地,完成了从“石头经济”转向“绿色经济”的完美蜕变,数智生态升级了乡村产业运营水平。鲁家村从“没有名人故居,没有古村落,没有风景名胜,没有主要产业”的“四无村庄”到形成“村集体+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建设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形成田园综合体的成功经验。德清五四村围绕“花开五四、未来乡村”定位,不断迭代优化“数字乡村一张图”,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数字智联重塑乡村时空、数字管理助力乡村智治、数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成为全国数智乡村治理样板地。桐庐梅蓉村秉承“敢叫荒滩变绿洲”的传统精神,通过数智艺术营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打造出富春江桐庐段的“黄金左岸”。芦茨村按照“数智文旅+民宿聚落”模式,建设了浙江省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区。深澳村探索“古村落保护+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打造百匠文化艺术村,成为未来乡村3.0版示范地。

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周松带领调研组一行在田间地头、百姓家里现场研讨,总结这些村的先进经验,通过学典型找差距,探索重庆特色的数智乡村振兴道路。周松介绍了重庆市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建设现状,肯定了重庆数智乡村振兴研究院在2023年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浙江省先进做法和重庆市具体情况提出了工作部署,包括和美乡村建设、乡村创意设计、举办系列学术讲座、乡村资源和治理数字化、无人机赋能乡村振兴和AI互动空间“小扣子”的优化提升等。周松强调,要形成合力,构建“市级部门+高校+社会组织+企业+区县”良性工作机制,探索具有重庆特色的数智乡村振兴模式,推进重庆数智乡村振兴研究院2024年各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